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
这是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的判断,也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贸易保护遭到炮轰。易小准表示,世界经济虽在复苏之中,但令人担忧的是全球需求仍然非常薄弱和疲软,很多迹象表明一些国家在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爱立信集团董事长泰斯库表示,保护主义会使经济复苏的过程非常漫长、非常痛苦。
在此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更是指出,如果大搞贸易保护主义,搞不好就会重蹈上世纪30年代保护主义泛滥的覆辙,导致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
贸易保护抬头
“贸易保护任何时候都存在,或多或少。危机前后,表现会不同。目前处于经济危机的恢复期,国际市场关于贸易保护的论争更明显。”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夏敏仁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上海举行的2010首届沃特金融峰会上说,目前比较危险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保护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而保护主义抬头是他在整个执政期间都很担心的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09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预计达230起-250起,同比增长11%-20%;发起反补贴调查41起,同比增长高达193%。
我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英国全球贸易预警处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至今年1月,共有61个贸易伙伴对中国实施了160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有111项贸易保护措施正计划或准备对中国实施,三项指标均为世界首位。
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面临危机或者出现困难,其原先的经济优势逐步丧失时,这些国家容易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在经济下降减缓的势头中,美国的失业率却快速攀高,最近6个月的失业率分别是7.6%、8.1%、8.5%、8.9%、9.4%、9.5%,已创26年来的最高,不久可能会突破10%的大关。GDP跌幅减缓、失业率继续冲高,两者再次出现分道扬镳的态势,说明未来再次发生失业型复苏的可能性非常大。
“美国、欧盟等,贸易逆差比较大,同时国内面临选举、失业等压力,比较热衷于贸易保护。”夏敏仁指出。
“贸易保护主义,只是在一定经济周期背景下,由于国内政治压力而采取的政策,不会是美国等国家的长期经济政策;因此,在经济有所复苏后,这方面政策压力会有所减缓。”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徐奇渊博士对此问题相对乐观,他向本报记者表示,贸易保护确实有愈演愈烈之势,但并非主流,目前,贸易保护涉及的商品种类和金额,只是中国总体贸易中比重非常微小的部分。同时,贸易保护主要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像美国,而中国近几年对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增长迅猛,例如巴西等。因此,中国总体贸易,尤其在实际数量和市场份额方面,仍有不错的表现。
警惕保护主义蔓延
“贸易保护的深度和方式都是需要加以克制的,目前来看这些贸易保护还是有克制的,如果继续不加克制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复苏造成严重影响。”夏敏仁指出,贸易保护本身是不符合潮流的,过多的贸易保护,会对全球贸易造成影响。
例如,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美欧之间的关税战曾使全球贸易规模在1929年—1934年间萎缩约66%。
防范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这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共同任务。
国际商会主席冯国经说,如果多哈回合谈判完成,将给全世界传递一个很好的信息,即不需用贸易保护主义,而是用多边贸易来克服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则表示,通过G20集团峰会和多哈回合谈判建立相应的国际监管框架,是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有效机制。
“如果我们能保持12个月,全球经济应该可以一步步复苏。”冯国经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告诉全球的领袖,不要滥用贸易保护主义。同时防止贸易摩擦升温。
不过,徐奇渊指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不是我们进一步加大贸易失衡以及中国贸易失衡可以持续放大的理由;中国应该调整发展战略,注重国内经济结构改革,在改进中国外部失衡的同时,提高本国居民的福利水平。
|